
資料圖:英國研制的紅外隱身裝甲,可在裝甲車側面形成小轎車的紅外影像迷惑敵人
本報訊(記者劉曉倩)當一輛裝甲車從監(jiān)控攝像頭前經(jīng)過時,監(jiān)控室里看到的卻是一輛牛車,或者什么也看不到。這個場景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,但從蘭州大學信息學院副教授梅中磊團隊的研究進度來看,這樣的天方夜譚未來或許可成為現(xiàn)實。
11月17日,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,梅中磊和東南大學教授崔鐵軍帶領研究小組,基于拉普拉斯方程有源隱形原理研制出的設備,可將物體隱形或偽裝成另外一種物體。該成果日前在美國《物理評論快報》刊登,英國BBC也以“做個‘遁影斗篷’”為題對此作了詳細報道。
在梅中磊的辦公室,記者看到了這款“隱形衣”——一個由電阻相連而構成的同心圓電路板,圓心周圍連接36根小辮子一樣的信號源。
對于該設備的原理,梅中磊解釋說,探測儀器能發(fā)現(xiàn)物體,是因為物體阻擋了光線等電磁波通過。而這件“隱形衣”利用部署在物體周圍的有源設備,改變電磁波的傳播路線,使電磁波發(fā)生彎曲,進行繞射傳播。“這個過程,就好似小溪里的流水,經(jīng)過石頭時,會繞過石頭再合攏向前,如同沒有遇到石頭一樣?!泵分欣趯Α吨袊茖W報》記者說,這個過程使得探測儀器誤認為沒有物體阻擋電磁波,進而實現(xiàn)物體的“隱形”。
另外,該設備還可以通過對有源設備進行調整而實現(xiàn)動態(tài)可控。假設在地下使用這一設備,使用者可以讓被隱藏的物體在地表看來是其他物體,進而實現(xiàn)主動控制偽裝。
據(jù)介紹,目前的隱形衣只能針對處于某些特定頻段電磁波中的體積小、靜止的物體,離實現(xiàn)能夠在可見光條件下,隱藏人體大小物品的功能還很遠。但今后,成熟的電磁隱形衣技術將被廣泛應用于國防軍事、生物電阻抗成像、地球資源勘探、地下/水下考察、目標隱藏與偽裝等領域。